的太勾人了。
一张小脸,白里透红,像刚熟的蜜桃,眉目间怯生生的,说话也细声细语。
腰肢更是没得说,走起路来一步三摇。
大傻杨她妈和姑娘说了几句家常,就拉着媒人到一边说话。
说这姑娘太好看了,她家愣子娶回来招事,农村人家不图好看,就图好生养。
媒人说别看这姑娘瘦,干活是把好手,你看这家收拾的多利索。
一个寡妇,把日子过成这样不容易。
老太太半信半疑的,在姑娘身边来回走了好几圈,围着姑娘一个劲的砸牙花子,问东问西的。
姑娘也没挂脸子,嫌弃未来老婆婆事多。
就那么谨小慎微的招待者,又留了俩人吃了顿饭。
老太太冲这顿饭,才打消的顾虑。
只看着姑娘进了厨房,一点功夫没耽误,整了四个菜,一点绿叶没有,都是荤的。
有鸡有鸭,还有点本地山珍。
她妈一边打着饱嗝,一边就把这亲事定了。
之后就是办事,结婚。
姑娘家好说,没亲戚,就她一个。
喜事一办完,就收拾着东西住的大傻杨家了。
说也奇怪,大傻杨自打结了婚,愣劲好了很多,跟着媳妇一天到晚的忙里忙外。
姑娘干活确实不惜力,再加上那傻小子本就有劲,两口子这日子过得居然越来越红火。
大傻杨他妈这个乐啊,逢人就说娶了个好媳妇。
进门的第三年头上,姑娘就给她家生了俩小子,双胞胎。
这一下在村里就炸了,都说大傻杨她妈前辈子积了阴德。
夸的老太太北都找不到了。
等到俩孩子一岁多,能走路的时候。
可能是马上入冬,天气转凉了,大傻杨的小儿子有些发烧,村里的赤脚郎中,用了点土方,不见好。
一家子又带着去县里看了,还是不管用。
姑娘回来,拉着她婆婆说,想带着小儿子去城里找个好点的大夫给看看,怕担心落下什么病根。
老太太看看外面的天,犹豫着,就说让大傻杨和她一块去。
姑娘说不用了,自己一人去就行。
再说进城路上太远,来回得个七八天,余下的孩子给您一人带,也不行啊。
老太太看着孙子的小脸,烧的红红的,奶也吃不进几口,心疼的不行。
就给姑娘准备了点钱和吃的,叮嘱她,路上该住店住店,别心疼钱,别冻坏了孩子。
姑娘让老太太放心,余下的那
书友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