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有些歷史註定是無法改變的
李隆基正在興頭上,撫須而笑,「有什麼事儘管說來!」
「安將軍實在是個良材,兒臣手下正缺人,想要安將軍到隴右助兒臣一臂之力,請父皇恩准!」李瑁面帶微笑地說道。
安祿山面上仍然是一副憨笑,可是卻出了一身冷汗。
他從見到李瑁的第一眼起,就感覺到這個壽王對自己有着深深的敵意。
他也搞不明白自己究竟什麼地方得罪了這個壽王,但是決不能隨壽王去隴右,不然就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羔羊,最後怎麼死得都不知道。
「皇上!」安祿山重重地叩了個頭,「壽王看得起我安胡兒,小人心中十分歡喜,只是我自小在北地長大,熟悉北方突厥的風土人情,留在北地能更好地為皇上辦事,無論在哪裡都是為皇上效力,還請皇上定奪。」
就在此時,御史中丞、河北採訪使張利貞也附和道:「是啊,皇上,這安胡兒在北地更有用武之地,壽王那裡也不缺這麼一個胡人。」
還沒等李瑁再出聲,張利貞又說道:「皇上,這個安胡兒還擅長舞蹈,雖然不像宮中舞者那般身姿曼妙,倒也別有一番趣味。」
李隆基眼中放出光彩,「噢,這個安胡兒還會跳舞?好,就給朕舞上一曲!」
安祿山一聽,立刻領命起身,別看他身體肥胖,動作卻十分輕盈,再加上一副憨態,將李隆基逗得哈哈大笑。
李瑁暗中看了一眼李林甫,只見李林甫正在專心致志地欣賞着安祿山的舞蹈,根本就沒有與李瑁眼神交流的慾望。
就在此時,高力士來到李隆基身邊,附耳輕語幾句,還有意無意地看了李瑁和安祿山一眼。
李瑁只覺心中一陣悲涼,本想將安祿山要到自己身邊,然後再找個機會除掉他,可是現在看來,恐怕要事與願違了。
李隆基點點頭,對還在賣力舞蹈的安祿山說道:「好了,安胡兒,朕看你確實是個良才,就封你為營州都督、平盧軍使官,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。」
安祿山一聽,大喜過望,立刻磕頭如搗蒜,再加上臉上不停往下掉的汗珠,彷彿掛滿了露珠的荔枝肉,又將李隆基逗得開懷大笑。
李瑁還想再爭取一下,可是李隆基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隱有寒意,心裏也只能一嘆,閉口不再言語。
有些歷史註定是無法改變的。
這個安祿山,只因逗弄得李隆基高興,便被授予從三品的高官,而諸多忠臣良將,拼殺一生,也入不得聖人法眼,怎能不叫人心寒?
李隆基對安祿山說:「宮中有位貴人要見你,你跟着力士去吧!」
李瑁心中一陣苦笑,李隆基這個便宜老爹給自己戴了個綠帽子,這是還嫌不夠刺激,頭一次見到主動找綠的。
李隆基又對李瑁交待了幾句,明顯已經有些魂不守舍,匆匆擺駕回後宮了。
眾人也都紛紛出宮,張九齡故意走在最後,李瑁也是心領神會,放慢了腳步。
「老臣見壽王對那個安祿山似乎不太放心,不知何解啊?」
李瑁眉頭微蹙,「張相公,小王見此人第一面,就覺得他必不是一個老實的人,將來一旦得勢,於國可能不利。」
張九齡腳步一頓,而後又面色如常,「壽王殿下也看出此人不妥了,這個安䘵山進京不過兩日,卻幾乎將京中要員的府第走了個遍。」
說到此處,張九齡又冷哼一聲,「你看御史中丞、河北採訪使張利貞對安祿山百般維護,想必也是收了不少好處。」
李瑁對張九齡深施一禮,「還請張相費心了!」
張九齡點頭,「只要老夫不死,他就別想翻出天去!」
此話一出,李瑁不禁心中一悲,歷史上的張九齡已經沒有幾個月可活了。
雖然自己與張九齡並沒有深交,但是對這樣一個忠臣,心中自然是萬分敬佩,「還請張相保重身體!」
長安城之中諸事已了,再無牽掛,李瑁帶着哥舒翰、張巡和精心挑選的百名親衛,飛奔隴右。
此一去,天高皇帝遠;此一去,攪動天下風雲。